现在位置:首页 » 角落随笔 »

央视主播非口误 我军舰正逼近菲律宾本土?

时间:2012年05月10日 ⁄ 分类: 角落随笔 评论:0

图中A点为冲绳本岛,B点为菲律宾马尼拉。如日方“解放军在冲绳本岛西南约650公里海域向南行驶”说法属实,则解放军登陆舰队目前大致在红圈附近航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示弱”、高调批评菲律宾“以小欺大”、我已忍无可忍;菲律宾全球反华游行在即,我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安全;与此同时,外交部一月内第三次召见菲使节、并发表迄今最严厉措辞,同时在黄岩岛加大执法力度。日前央视女主播一番“菲律宾(注:应是黄岩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口误,一度引发国人高呼“强悍”、有血性,但有一天当你看到中国军舰逼近菲律宾本土,做何感想?这句“口误”难道隐藏玄机?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拜会邓小平,谈到南沙主权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随着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问题上交锋,尽管出处难寻、难以考证真伪,但这番对话在互联网上疯传,颇值得玩味。

“我们对形势难以乐观,也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的这番表态8日登上菲律宾媒体网站的头条。法新社称,这是中菲对峙以来最高调、措辞最严厉的表态。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评论文章,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去威慑住各种武力挑衅,哪怕是狐假虎威式的武力挑衅。文章还称,仁至亦有义尽的时候,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真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会介意和菲方共同创造一个“黄岩岛模式”。应该说,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有足够的智慧,也有足够的手段,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对方收手。

另据消息,中国海事船只目前已经禁止菲律宾渔民进入黄岩岛环礁湖。同时,中方船只数目已经从上周的14艘增加到了目前的33艘,其中包括中国海洋渔业执法船310号、中国海监船75号和81号、7艘渔船、23艘快艇。


据日方发布的图片,据称中国的5艘舰艇分别是168广州号导弹驱逐舰,169武汉号导弹驱逐舰,998昆仑山号两栖船坞登陆舰,568巢湖号导弹护卫舰和569玉林号导弹护卫舰。

来自日本官方和媒体的消息证实,日海上自卫队军的P3C巡逻机6日于琉球西南650公里处发现五艘中国军舰驶向太平洋公海,包括两栖舰和导弹驱逐舰,舰队采用雁形编队航行。目前“在冲绳本岛西南约650公里海域向南行驶”,航向直指太平洋方向,有可能进入菲律宾海。另外,中国进入太平洋训练的海军编队中首次加入了最先进的071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使该编队更像是一支实战型的小型两栖登陆舰队,兼具水上、水下、空中防卫和攻击能力,并且能“垂直登陆”,只是规模稍小。

这5艘舰艇都是南海舰队目前最具战力的舰艇,998昆仑山号目前还是我军最大的作战舰艇。

虽然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走入深水,已是大势所趋,日本也该有所“习惯”。此前,今年4月30日,3艘中国军舰通过大隅海峡驶往了太平洋;今年2月3日,4艘中国军舰通过冲绳-宫古之间公海水道,向太平洋方向行驶;去年11月22日至23日,6艘中国军舰相继通过冲绳本岛-宫古岛之间公海水道驶向太平洋;去年6月,包括核潜艇在内的11艘中国舰艇相继通过冲绳近海前往太平洋,规模之大前所未有;2010年7月和2010年4月,分别有2艘和10艘中国军舰通过冲绳海域进入太平洋。

从日本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中国海军远洋训练的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正不断扩展新的航道(大隅海峡),相信年内还将有中国海军的大型编队通过冲绳海域进入太平洋训练。中国海军远洋训练已走向常态化,但这次黄岩岛对峙事件不断发酵,中国海军此次出海训练引发“解读”,可以理解。如果这真是我们震慑对手的战术方针,为外交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也未尝不可。

而一旦菲律宾摩擦起火、误判形势,做出出格行动,将给中国在南海争议上树立个“黄岩岛模式”创造机会。这已经不是“茶杯里的风波”,而是决定未来南海局势和争端解决的方向性事件,是中国在亚太正式崛起为地区大国(非仅仅经济意义上的)的标志、甚至是中国未来能否走向真正“世界大国”的分水岭和预演!

但笔者也认为,解决黄岩岛问题仍有外交磋商的空间,中国正在给菲律宾最后的机会,也是在试探美国等国际社会的反应,同时营造我是“自卫反击”的国内外舆论声势和民间情绪支持。而一旦交战,也不会是对菲律宾本土等攻击,而更可能只会在黄岩岛地区出手,轻则武装执法、驱逐菲律宾渔船、公务船,重则速战速决式的给予菲律宾沉重教训,但手段将是可控的、有限度的,如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沙和赤瓜礁中越海战。另外,笔者猜测,中国派出精锐的海军舰艇,在菲律宾海域,可能一方面震慑菲律宾回到外交谈判上来,也是敲打美国一旦中菲交火、不要插手。
来源:http://mil.21cn.com/roll/2012/05/09/11775277_2.shtml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