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我眼中的银幕儒侠石隽

时间:2012年11月26日 ⁄ 分类: 娱乐八卦 评论:0

即将举行的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今年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资深演员石隽先生。这个奖无需评比,早在7月3日的金马奖执委会上便已获得通过。恰好7月底, 我随中国电影资料馆代表团去台北参加“胡金铨:武艺新传”大型展览,与石先生会面。77岁的石隽身体硬朗、容光依然,按年纪来说本应称呼其为“爷爷”,但 台资馆的同行都亲切地叫他“石叔”,于是我也就沿用过来。向其祝贺,石叔很谦逊地笑笑:都是别人给面子。

今年是武侠片大师胡金铨先生诞辰整八十周年,石叔在这个时候获奖,实在是恰逢其时。因为谈石隽就绕不开胡金铨,他过往最重要的代表作也几乎都是胡金铨的影片。

胡金铨生于北京,家就在今天南锣鼓巷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之间。胡17岁已到香港讨生活,先后在左派的“龙马”、“长城”做美工,后又跳槽右派的“永华”、 “邵氏”做演员、副导演。1965年因独立导演新派武侠片《大醉侠》声名鹊起,却也因此片与邵逸夫相处不快。1966年,沙荣峰先生在台湾组建“联邦”, 对胡示好。胡遂过海去台发展,筹拍《龙门客栈》,石隽就是为了片中肖少镃这个角色特地被选中的。

石隽一入影坛便受提携,命运看似颇佳, 实 则非常不易。据沙荣峰回忆,当年电影招考颇为严格,李行、胡金铨、华慧英、宋存寿都是考官,经初试、复试、试镜,录取了石隽、白鹰、徐枫、上官灵凤等日后 公司的主力。当时这些演员形象一经公布,圈内外都认为不理想,因为不是传统俊男美女型的。可胡金铨就是看好石隽,认为他翩翩有古风,让他挑大梁任《龙门客 栈》的第一男主角。

这一年的石隽已经31岁,年纪已然不小。他过去在台大畜牧科学习,还曾在空军官校受训开飞机,从影前在农机公司工 作, 完全跟电影毫无关联。但是在胡金铨的妙手调教下,演技竟神一般地飞速进步,将一个白衣大侠演得有模有样。仔细看,石隽演大侠和张彻的爱将王羽、狄龙那些不 同,后者都是肌肉猛男,力道刚猛楞搥型的,石隽的大侠则在武艺卓绝之外更多了闲适、悠游、谐趣的一面。因为世人后常称呼石隽为“银幕儒侠”,以区别于那些 盘肠大战、视死如归的肌肉大侠。

《龙门客栈》(1967)一经推出,打破所有中西影片在台票房纪录。沙老板一高兴又投巨资支持胡金铨拍 《侠女》(1971),后又多次追加投资。后来证明,《侠女》近五年的漫长拍摄造成了“联邦”空前的灾难,让股东们巨亏数千万;同时也带给“联邦”永久的 荣耀——它被指认为中国影史最伟大的武侠片之一,并在法国戛纳电影节首次摘得技术大奖,为华语电影争得历史性的荣光。

石隽在这部取材自 《聊斋》的影片中再次出任男主角顾省斋,不过这次不是大侠,而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此后他还客串出演了胡金铨的《空山灵雨》(1977),主演了《山中传 奇》(1977),这两部影片在韩国庆尚南道的山中历时一年套拍完成,可谓历尽艰苦,终得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山》片中石隽饰演的何云青所背的竹制行 囊,乃是胡金铨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玄奘取经图》中的背囊所设计的。后来《倩女幽魂》中张国荣的行囊也正是效法《山中传奇》而来。

不 过细细想来,受胡金铨作品影响的,又何止一部《倩女幽魂》?没有《龙门客栈》,哪有后来的《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没有对《侠女》竹林大战的借鉴, 《风云雄霸天下》、《卧虎藏龙》、《十面埋伏》中的类似场面都会失色很多。因此,此二片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之际、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 片评比中,分列第七名和第九名,实在称得上流芳百世的艺术杰作。

2011年6月我和石叔因海峡论坛而结识,漫步于厦门鼓浪屿,与他畅谈他这两部最杰作的代表作。我说,一个演员一生能有两部作品入选影史十大佳作,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石隽很骄傲地表示,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但他还有遗憾之 处,便是未能参演胡金铨先生70年代的两部佳作《迎春阁之风波》(1973)和《忠烈图》(1975)。当时胡金铨已离开“联邦”,回香港组金铨影业公 司,这两部片子里本都有为石隽量身定制的角色,曾与胡导有合作的徐枫、乔宏、白鹰、吴明才、韩英杰也都参与了,唯独石隽因故未能赴港拍片。他颇感痛心地对 我说:“如若那时能参与,我的演艺生涯中将又能增添两部重量级的作品!”

石隽80年代之前因出演胡金铨电影几次被金马奖提名,但最终都 与 奖项无缘。直至1983年,石隽出演了一部非常特殊的影片:由胡金铨、李行、白景瑞三位大导演联合执导的《大轮回》。这部影片今天并不容易看到,也没有发 行数码影碟制品,我则有幸看过此片的大银幕版本。《大轮回》用得就是今天大家非常熟悉的“穿越剧”形式,围绕着一把鱼肠剑的故事,从明朝、民国超越到当 代,三位导演施展出各自熟悉的类型,将三部短故事片缝合在一起。石隽由于在片中一人饰三角的表演,而获得第28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终于圆梦!

从石隽诸多作品中的表演,让我想起沙荣峰老板对他的评价:“他凡事求真、求实、求好的工作态度,在电影圈算少有,有人说他保守、刚直,我认为这正是石隽受人尊重的好品德。”

石隽性格中的保守刚直在今年7月的“胡金铨:武艺新传”展览中就能管中窥豹。台资馆此次布展,除了电影放映、珍贵手稿展示外,还特邀了叶锦添、黄美清、陈昌 仁等六位艺术家,运用不同媒介创作出与胡金铨导演及其作品“神交对话”的全新作品,各自诠释胡金铨电影里脍炙人口的情境意象,以及剧中男儒女侠、文谋武斗 和禅意哲学的命题。其中叶锦添的设计,是在一个封闭的黑屋子里,四周挂满胡金铨电影中的服装和海报,中间沙发上一个戴墨镜的美女模特(塑料制)在看对面电 视机里的胡导演访谈。胡导演的声音又被特意“变形”处理,发出某种“嗡嗡的”缓慢、近似恐怖片的声音。石隽对这种“波普化”的编排有些无法理解,在他的争 取下,后来胡导演真实的声音又重新被恢复了。在台北,我两次观摩此展,其中一次便是跟随石隽,边看听他边讲,前后两个小时,他的认真和谦和态度令人肃然起 敬。

当天听完石隽讲完胡金铨,正是下午两点时分。石隽兴致大发,说我带你们去淡水玩吧。我们忙“阻止”说,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别受累 了。石隽一听我们“嫌他老”,非常“不满”:“这算什么,我们做演员的什么苦没吃过,当年我们可是……”果真,那天一行人在淡水折腾到夜里十点多,77岁 的石隽的精神状态反而最好。在回台北的捷运上,我就直接累得靠在他身边睡了,直到他把我唤醒下车,想来真是汗颜。

老当益壮的石隽,至今 仍 在担任台湾胡金铨基金会执行长,为宣传华语电影文化尽心尽责。我在此文中,回溯了他与胡金铨的一些合作,当然他还有其它很多重要作品,如屠忠训《龙城十 日》(1969)、宋存寿《古镜幽魂》(1974)、陈耀圻《源》(1980)、王童《红柿子》(1997)等,蔡明亮的《不散》(2003)中也有他的 身影。可以说,石隽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发展的重要见证人。

我在淡水一游时曾问他:“石叔,什么时候考虑写一部个人回忆录呢?”石 隽 说,他的记忆力很好,不过撰写回忆录需要花费颇大气力,还需有出版资金支持。在此,借着石叔荣获今年金马影展终身成就奖的时机,我也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 希望他以及台湾电影的故事能够以回忆录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给后世。

 

 来源: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15974

上一篇:甩卖豪车
下一篇:打败鸟叔的over you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