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何其多
去电影院的人少了,为何还能屡屡创造票房佳绩?其实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的形成,原因不外有二:票价贵了,而且动不动就3D。
已经什么年代了?现在,每次在报纸上看到有同行盛赞某大片票房过亿,我都嗤之以鼻,丢到一边去。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成为首个票房过亿的国产大片,那时候全国有1500块银幕。现在全国有15000块银幕,还以每天10块的速度在增加。如果按照过亿这个指标衡量,2012年有43部影片中国票房过亿,最多的是《泰囧》,12.4亿,最少的是《铜雀台》,差一点不到1亿。
但如果按照吸引人走进电影院这个指标衡量,除了《泰囧》,其他的国产片还没有一个超过《英雄》。而《泰囧》也并未创造什么奇迹,作为内地首个票房超2亿美元的影片,它的北美票房还不到当年《英雄》的一个零头。
最近中国电影创造了很多奇观,比如每年40%的增长率,比如去年全年电影票房170.73亿元,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再比如2013年一季度票房就创下超过50亿元的新纪录。
但这些都纯属有量无质:编剧酬劳还是跟从前一样少,三四线还是没有影院,农民还是看不到电影,洗钱的比过去还多,产业链条上发行、经纪、化妆、道具、特效、融资、保险统统老样子,院线倒先有了垄断的苗头,更糟的是上座率逐年下降——2011年平均每场32人,201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3。
更让人捉急的是电影本身。普通的2D影片越来越少,国外已经看腻了的3D电影越来越多,出现了《忠烈杨家将》这样的崩溃之作也就算了,最甚者是还出现了“假合拍”——最近凡是进口大片,几乎都会莫名奇妙地出现中国面孔,基本都可以判定是混合拍身份既遂,或者未遂。
去电影院的人少了,为何还能屡屡创造票房佳绩?其实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的形成,原因不外有二:票价贵了,而且动不动就3D。
为何拍电影?业内一直流传着三条“金科玉律”,一是讨好本地政府,二是公司有面子,三是睡女主角。投资3000万国产电影的标准流程,也有人总结出来了:10万块的剧本,40万的导演,演员找熟人,开拍之后各种回扣,几十天拍完了找宣传,排期上影院两天,下线完事皆大欢喜。这样的流程如何能拍出好电影?
不管上面的调侃有几分属实,但说到内容,最近已经很少看到有片方敢说“我要冲击奥斯卡”了,但现在好像就连让观众看了觉得不违反基本价值观,似乎都成了一件难事,比如最近某小三富婆的故事。
烂片卖大钱这个问题原因比较复杂。有明星、题材、院线、档期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观众构成的因素在起作用,情侣为主,盲从为主,“看电影是时尚生活方式”的想法,决定了现在玩“以小博大”的片商越来越多。当然不能说成本决定回报,但成熟的电影发行模式中,全球发行本就是避险的重要手段。国际市场上你怎能指望小清新总是击退高富帅?
按理说,中国电影产业的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量化宽松会导致文化产业振兴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华谊兄弟上市更促进了游资进入电影产业,保守估计也有200亿。这些钱都去了哪里?究竟是电影、电影院、还是商业地产,或者别的什么?
这都是鸡毛蒜皮。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电影市场仍有数倍于现在的容量,这终会培育出中国的好莱坞,市值十亿百亿的大公司也将不再鲜见。但电影审查有关方面,对题材的限制和对分级的视而不见,甚至比过去更有所倒退,抛开这些谈发展,银幕再多,大片再多,也不过是一堆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