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角落随笔 »

美版《龙纹身的女孩》:致敬与超越

时间:2012年03月12日 ⁄ 分类: 角落随笔 评论:1

第一次听说大卫·芬奇要翻拍《龙纹身的女孩》时,心里还有一丝诧异,总觉得这是一次冒险。因为无论是对读过原著,还是看过瑞典版的人来说,一个已经预先知道结局的侦探悬疑故事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但是我最终发现,所有的担忧都是多余。某种程度上说,芬奇的版本不是对瑞典版的翻拍,其实是对原著的重新改编,而且新意尤甚。相对于瑞典版,无论风格还是剧情,甚至剪辑都尤胜前者。这是作者电影最好的诠释。面对一本原著小说,不同导演进行诠释,影像风格竟然能完全不同,但都无损于对原著小说的致敬,这才是光影魔术最为神奇之处。

就像我开始的疑惑,对那些已经读过原著小说,看过瑞典版的人来说,美版能有何吸引之处?答案在于细节。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只有对那些熟稔小说剧情和结果的人来说,他才能在观看美版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细节的观摩中去。对这些读者或者观众而言,他们具有一种独特的优势,在观看中对三个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可以细致地揣摩每一个镜头的深意。我的结论很简单,无论是相对于原著小说,还是瑞典版,我更为中意的是大卫·芬奇的版本,他才是我心目中电影大师。

从《七宗罪》到《十二宫杀手》,从《本杰明·巴顿奇事》到《社交网络》,大卫·芬奇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犯罪题材与社会题材之间。我愈加迷恋他的影像风格,从激越到平静,迅疾到缓和,我总痴迷其间。美版的《龙纹身女孩》其实对这两种题材的汇流,而且是对原著更为贴切的致敬,不仅仅是芬奇抽丝剥茧地抽离出了一条主线恰当地反应出了原著三部曲关注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很多细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

原本看瑞典版时,我的一个迷惑在于,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故事。侦探、悬疑、金融、女性、社会、历史,似乎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涉猎到,但是瑞典版的着落点并不清晰。瑞典版的似乎有种囊括一切的野心,但最终的一切只有在完全关注三部曲之后,才能对这“一切”是什么有更为清晰的理解。美版的优势在于,芬奇已经大刀阔斧地吸取了三部曲的精华部分。他对囊括一切并不热心,只是选一个恰当的点来带动一切就够了。当然,这一个点就是女主角莎兰德的故事。

原著的故事有几条线索,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财经记者米尔克·布隆克维斯特只是其中一条,他和莎兰德相遇是原著小说过半的时候。芬奇对原著小说的改变在于,他似乎还是延续了布隆克维斯特帮助亨利·范耶尔调查尘封已久的杀人案的主线,但从一系列细节的处理中,我们更能感觉到的是莎兰德的主动与强悍。我们察觉到莎兰德的身世的神秘性,并被这种沉默的孤独与强势吸引到了她的故事追逐中。杀人案的结局我们已经知晓,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会自然集中到另外一条故事线上。我有个强烈的印象,布隆克维斯特调查杀人案的故事只是为了衬托出莎兰德故事的重要性。而且某种意义上,这个杀人案的故事的结局是对莎兰德故事的一个印证。在这个问题社会中,男人要么是恶人,要么会袖手旁观,她们孤立无援,只能互相依靠,甚至只能依靠自己。在那个极端暴力的强暴场景中,莎兰德的弱小无依在反复挣扎中陷入了绝望。但她的反击不是沉默,而是同样的暴力。在随后同样的性爱片段中,布隆克维斯特甚至有点错愕,他同样是被动的一方。莎兰德的主动甚至没有一丝爱的征兆。她对性的要求就在于她是主动的,电影中唯有的两次性爱场景,都是莎兰德主动占据了上位,布隆克维斯特甚至连说话的间隙都没有,他当时的表情甚至有些困惑而不是享受。那似乎再说,我到底在做什么……

布隆克维斯特帮忙调查杀人案的动机在于他想寻求有力的证据,打赢自己的官司。这条线索无论在美版还是瑞典版都进行了压缩。但对这条线索的处理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尤其是最后对于莎兰德巧妙拿走温纳斯壮的钱的那一段潇洒的复仇,书中写的很细致,瑞典版则一笔带过轻描淡写,仅保留最后一个莎兰德的金发笑容,看来噱头十足,实则味同嚼蜡,莎兰德的聪明智慧一点都没展现出来,而美版则延续了原著中的细节,而且飞速的剪辑加快了节奏让人目不暇接,十分精彩——我们甚至可以从最后几分钟的飞速剪辑中看到了另外一个故事的成型,颇有几分戏中戏的味道。

美版《龙纹身的女孩》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剪辑奖,这也是这部电影十分具有特色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要问这部电影好在哪里。其实不用回答,你只需去看看电影的片头部分,自然会明白芬奇的电影魅力所在。

来源:思郁

链接:http://blog.163.com/ygy8245@126/blog/static/900924820122710318988/

目前有 1 条评论
avatar
网谷 2012-03-12 14:27回复
女孩纹身比较酷啊。
一般男性纹身感觉比较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