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好莱坞制片人与导演斗争史

时间:2014年01月28日 ⁄ 分类: 娱乐八卦 评论:0

辩论赛最佳辩手一般出自得胜方,“足球先生”一般出自冠军球队,然而,奥斯卡的最佳导演为什么常常不是最佳影片的导演?
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讨论参照系是历年的奥斯卡获奖记录。如果以欧洲电影节来讨论,人家是摆明了分猪肉的,那就没意义了不过我先申明,奥斯卡不代表全世界的电影界情况,只是一个较突出的案例。
 
由数据可知,在奥斯卡80多年历史中,有60多年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是重合的。但如果细看重合年份,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些规律。
 
在1930年代末之前,重合的情况比不重合的要少,这和今天是反过来的。我认为这是因为在1930年代好莱坞正处于典型的大片厂时期,实行所谓的“中心制片人”制度,对一部影片影响力最大的是Irving Thalberg、Harry Cohn、CarlLaemmle, Jr.这些身兼片厂管理层职位的大制片人,导演还只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工种,绝大多数连剪辑权都没有,所以人们的观念里并不认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定要有很强的相关性。
 
但从1941年开始,两大奖连续出现了7年重合。细看这个重合名单,很容易发现John Ford、William Wyler、BillyWilder等大导演崛起了,这其实也对应了好莱坞片厂内部权力移交的一个事实。1940年代,“中心制片人”制度瓦解,依附于片厂的独立电影开始出现,大导演的话语权比过去有所增加。人们逐渐接受,一部影片好,主要是因为它的导演好。
 
1950年代,这种相关性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但也出现了几个例外的年份。因为这个时期的好莱坞以对抗电视、走史诗大片的救市路线为主,所以最佳影片常常颁给这类大片,而最佳导演奖有时候就倾向于非大片路线的作品。
 
从195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前,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重合率都相当高,1967年是一次有趣的例外,恰好它构成了一个颇具深意的临界点。1967年之前,是好莱坞大片厂时代老导演发挥余勇的时期,Robert Wise、FredZinnemann、George Cukor、BillyWilder、David Lean的影片大包大揽,这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老气横秋的一段时期。但从1967年开始,“新好莱坞”来临,体现到奥斯卡提名就是《毕业生》和《雌雄大盗》占据了两个位置,尽管Mike Nichols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但最佳影片给了较为中庸的《炎热的夏夜》。从这以后,“新好莱坞”开始抢班夺权,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几乎年年重合。这段时期,欧陆“作者论”开始波及美国,尽管好莱坞内部很多人对抬高导演的“作者论”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新好莱坞”就是美国版的作者电影。
 
1980年代以后,“新好莱坞”虽然过去了,但导演作为一部电影最核心的创作者的地位基本确立,很多大导演开始身兼制片人的职位,对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从头至尾都拥有很高的决定权。所以奥斯卡上两大奖的重合率只是比1970年代稍有下降。一旦出现两奖不吻合,通常是因为获得最佳影片的是真正的年度话题之作,但它的导演却欠缺资历、名气,于是最佳导演奖被声望更高的那个人夺走了。李安的两个导演奖都是如此,当年《撞车》是年度话题之作,但导演Paul Haggis的存在感不强,第二次BenAffleck干脆没入围导演提名。
 
所以回到题目,《逃离德黑兰》没拿到最佳导演的提名,说来还是BenAffleck自身作为导演的名望太弱了。当然这没办法很精确地分析,《艺术家》的Michel Hazanavicius和《国王的演讲》的Tom Hooper的存在感也不强,都是作品大过人,但他们也拿到了导演奖。
 
另外,因为每部影片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导演的知名度不同,导致争奖营销的宣传点也不同,这也会使投票人对一部影片和它的导演产生分离的印象。

 

来源:magasa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