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环球时报:冲票房纪录比国外获奖更值得喝彩

时间:2014年02月17日 ⁄ 分类: 娱乐八卦 评论:0

由刁亦男编剧执导的中国电影《白日焰火》15日荣膺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白日焰火》的男主角廖凡也凭借此片获得影帝殊荣。这部影片不同于《红高粱》那一代“民俗电影”,讲述的是现代都市里的悬疑故事,被称为“黑色电影”类型。很多人认为,它的获奖标志着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正从“民俗”转向现代都市文化。

  金熊奖算是西方的大奖项,当年《红高粱》摘下它在中国引发全国性轰动。时隔20几年,《白日焰火》摘熊也是一个“文化大新闻”,但中国社会显然已称不上“激动”。

  曾有一段时间,在国际上得“金熊”级别的奖项是中国电影人的最高荣誉,但现在大概也算不上了。获得十几亿票房,刷新票房纪录,恐怕更让电影人刺激,也更吸引舆论的眼球。

  不能说中国电影界“变俗气了”,这应看成中国电影更加脚踏实地。2013年,中国国产电影赢得217.69亿全国总票房中的一大半,国产电影不时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燃出自己的火花,中国电影人有了更多信心,观众们也有了更多期待。

  中国电影市场几乎在井喷,好莱坞视中国市场为一块肥肉,但中国国产电影仍有不可取代的本土优势,观众们在饥渴地等待着优秀国产影片面世。可以说,如果现在有一部优质国产影片上市,它夺得二三十亿票房也决非没有可能。

  中国电影人的艺术才干和市场驾驭能力面临“紧急考验”,市场的巨大需求明摆在那里,中国市场每年都需要至少几部十几亿票房的优质影片,中国在进入商业电影导演和明星的崛起时代,谁抓住这个机遇,谁就会成为中国电影业的“时代英雄”。

  未来十几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电影市场,这意味着中国将扮演美国之外另一个世界电影轴心的角色,新一代的中国顶级电影人同时将有机会成为世界巨星。过去中国演员、导演要获得全球声誉必须去闯好莱坞,但今后他们有可能“不出中国”就做到这一点。当中国导演能拍出50亿人民币票房的单部商业电影时,很多情况会发生我们今天想都不敢想的变化。

  看看中国的电影屏幕增加得有多快,看看现在一部“不怎么地”的国产电影也能“莫名其妙”得几亿票房,我们就能预知中国电影票房的前途是多么不可限量。

  得国际奖项当然是好事,但跟上中国人的审美需求,拴住中国观众对国产片的兴趣显然更急迫。中国电影的从业队伍与市场要求相比应当说是偏弱的,现在最需要避免的是电影人的急功近利情绪。电影市场太好了,一些人急于通过“短平快”捞钱,这会导致好片子难出,电影人带给公众的都是些“不看也没更好的看”的将就货。

  电影界目前还稍显封闭,“家族化”、“圈子化”还都挺明显的,对全社会优秀人才的挖掘不够给力。从培养人才到技术升级等,中国电影业的创新空间其实都很大。比如中国内地十几亿人口,找漂亮演员却比在香港、韩国似乎还难,就挺奇怪的。

  电影审查制度更宽松些,会有助于电影界创新潮的出现。但“解放思想”只能是互动的过程,干等着管理部门“放开”等于是对探索和创新的放弃。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走得很快,现在需要更多的雄心和追求充实这一进程。电影界迄今已经出了很多有钱人,请不要辜负了这种幸运。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