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小股东更多分红话语权
这些年来一直很受关注的上市公司分红问题,近期出现了可喜变化。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市公司预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6000亿元,终止了此前几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实现净利润比例的下降趋势。
如果从分红比例上看,目前A股市场的现金分红状况其实已经不算差。2011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比例为31.35%。横向比较,这一比例已经高过了一些成熟市场。然而,大多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分红仍然不满意。其中原由值得深思。
受益群体的不均衡,是投资者对现金分红“满意指数”低的主要原因。从近些年的情况看,占上市公司总数不到2%的少数分红“大户”,贡献了80%的现金分红。而这些公司大多有一个特点,即大股东持有大部分股票,有的大股东持股比例甚至近90%。以2011年现金分红超过700亿元的一家国有银行为例,其前两大股东持股70%左右。也就是说,700亿元的分红中,这两大股东就分走了近500亿元。去年派现总额过百亿元的几家公司,情况都与此类似。这说明,6000亿元分红看似不少,但“蛋糕”的很大比例被少数大股东切走了,剩余的部分才由几千万其他投资者分享。
股息率仍然比较低,很难让投资者看重上市公司的分红。分红多不多,不能只看绝对数字,关键还是要看与投资成本相比较的股息率水平。有统计显示,目前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的公司已经超过40家,与去年相比增加很多。这说明,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在不断提高。然而,总体上看,能够给予投资者满意现金回报的公司还是太少。有些公司虽然年年分红,但每年每股就分一角钱,相对于其较高的股价,这样的分红水平很难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不同股东的持股成本各不一样,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成本要高出很多,目前的现金分红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解渴”。
上市公司分红决策不透明,缺乏连续性,也让投资者感觉无所适从。对有些上市公司来说,分不分红,要分多少,就是大股东或者管理层说了算,决策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其他投资者不但缺少话语权,也难以预测来年的分红情况。分红的“突发性”,往往会成为二级市场的炒作题材。这两年,有不少刚上市的公司就高额分红派息,有的分红额甚至超过当年净利润。这也不免让人怀疑,这样的分红究竟是为了回报投资者,还是制造热点为相关方套现打掩护,或者给战略投资者发“红包”?
由此可见,对于上市公司分红,我们不仅要关注数量多少,也要看分红的质量。其实,上市公司分红受其发展阶段、长期财务规划等很多因素影响,并非是多多益善。关键是上市公司要有真诚回报投资者之心,在分红问题上充分尊重股东的意愿。尤其是相对弱势的中小股东,应当在分红上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近日,监管部门就上市公司分红问题发布通知,其中就强调,要“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和诉求”。这一点无疑非常重要,但要对上市公司形成约束力,还需要制度上的保证。前些年在一些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中,曾经引入过流通股东的分类表决制度。在当前A股市场还未形成促进现金分红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将大股东和管理层主导的现金分红政策,交由社会公众股东分类表决通过,就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