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汉进城记
在看《舌尖上的中国》之前,我并不知道有一种黄馍馍的食物,即便知道,也并不觉得想吃,即便吃过,可能也并不觉得好吃。在记录片中,绥德老汉黄国盛几乎虔诚的制作黄馍馍,似乎每一个黄馍馍都带着老黄一样质朴的笑容,这一刻,令许多人心动,黄馍馍这种平凡的小吃被沾染上神奇的光泽。
黄馍馍的原料其实简单,主要是糜子面和黍子面,其实就是黄米,黄米有糯与非糯之分,糯性的就是黍子,一般吃到的黄米炸糕就是黍子面;非糯性的就是糜子面。两者按比例混合,先上锅炒熟,温水和面,加入酵头发酵。黄馍馍有馅,馅是用红枣、绿豆、红豆做成。其实不难,味道回甘,丝丝的甜。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老黄很快成了当地名人,西贝西北菜的老总贾国龙有一次和沈宏非聊天,觉得可以把老黄请到北京,黄馍馍可以推广一下。于是他驱车到了绥德,请黄老汉进京。老贾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配上两个人的合影,不过这个消息却引起来轩然大波。各种声音都有,有说老贾借机炒作的,有说是一次很好的市场营销的,这集纪录片的编导还给老贾打电话怒斥:“简直是胡闹,这就是商业炒作。”在许多人看来,一个乡下老农勤劳的用石碾子磨面,半夜三更起来做黄馍馍,拉着车去城里卖,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不应该去破坏。而从人性的角度,这种突如其来的名声与利益,也不是一个质朴老农能一下子接受得了的。这种讨论与上了春晚的“旭日阳刚”类似:在传媒时代,一个人命运被传媒改变之后的膨胀与失落。
老贾的出发点很简单,黄馍馍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应该叫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黄老汉应该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最后,在各种争议声中,西贝西北菜还是和黄老汉签约,黄老汉做代言,并且他货车司机的儿子到西贝工作。8月份之后,黄馍馍将在西贝西北菜出售,售价是每个3元。
这里讲的似乎不是美食,而是一种普遍的悖论。在一个信息时代,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被事实性解构,尽管我们都还拿着暂住证在北京讨生活。一种流行于乡间的小吃如何固守,如何创新,如何传承,如何走出去,这有点像鲁迅提及的“娜拉的出走”。
以陕西小吃为例,许多小吃都早早的进入我们的视野,以至于在许多吃货心中,这些小吃不曾有缓冲地带,比如肉夹馍、臊子面、羊肉泡馍……北京有不少家做陕北小吃的著名馆子,其火爆程度堪称一绝。以前我最喜欢去的一家叫黄河水,在三联书店边上,后来拆迁,搬到马路对面。这里的肉夹馍北京前三,臊子面北京前十,如果加上北京排名首位的羊肉泡馍,这里人气火爆不为过。不过“萝卜快了不洗泥”如今新店明显没有老店的范儿正了。
另外一家是秦唐府,也是陕北风格,这里的肉夹馍、秦镇米皮、油泼面都可以随意点。这里的有米皮和面皮两种,我个人喜欢秦镇米皮,口感更滑,吃起来很劲道,如果是夏天办好了吃,凉爽快意。油泼面具体是油泼扯面,扯得很劲道,面上撒一点花生碎,几颗小油菜,淋上香辣油,面下是香醋打底,拌一下,已经是美味。
对于我这种肉食主义者来说,陕西小吃最有诱惑力必然是肉夹馍,在我的个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安东关吉祥腊汁肉店,这个在西安也是掷地有声的名门。外地的名店到了北京往往名不副实,典型的如老孙家,北京二龙路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就是比不上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老孙家。但是这家东关吉祥品质稳定,馍脆,肉香,腊汁浓郁,一次吃三个,不成问题。排名第二的应该是北大地的邢记肉夹馍,这里毁誉参半,生意太好了,每次来都排大队。说实话这里缺点不少,比如肉咸,饼软,不够脆。但是优点也存在:很香,很便宜,很实在。
你看,我能说道说道北京的许多陕西小吃,熟悉的就像一家人,即便这样,我也不能说对陕西小吃了解。有一年我去西安,没有去回民街,没有去名小吃,而是跟着当地吃货去了一家菜市场门口的面馆,里面的臊子面吃得我呻吟连连,高潮迭起;有一次去武汉,没有去吉庆街首义园,而是去了青山的一家家常小馆,吃里面的地道农家武汉菜,吃得我香汗淋漓,欲仙欲死。如果吃黄馍馍,可能最佳的体验应该是先坐飞机到陕西榆林,再驱车三四个小时到绥德,找到一个叫亢家沟的村子,看到黄老汉用石磨磨糜子面,井水和面,窑洞里大柴锅蒸馍馍,然后我们蹲在墙根吃黄馍馍,才来的潇洒,尽显风流本色。而今,黄馍馍进了京,去每一家西贝西北菜,花三块钱,买一个,总觉得不如那样吃的爽。这其实也是悖论一种,就像商务宴请总是吃环境,一个吃货对环境的要求往往比他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