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角落随笔 »

一个新疆汉族人对所谓切糕事件的看法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 分类: 角落随笔 评论:0

关于新疆籍的维吾尔族同胞在内地卖“新疆切糕”的强买强卖,在网络上具有很大争议。就大家的争议,本人身为新疆人,但非维吾尔族身份做一简单发言。这个发言并不是为我们的新疆人袒护而辩护,而是实事求是地想说明几点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倘若你不愿意了解这方面的差异和文化,那么你只会被别人而愚昧。当你了解了真相,其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就化解了。为什么不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而要荼毒这个世界的黑暗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维吾尔族是全体信仰伊斯兰宗教的民族,宗教对其信众要求很严,尤其是饮食和食品的亵渎,就是对安拉(神)的最大背叛。这种观念已经在维吾尔人血液中根深蒂固数个世纪。作为没有精神信仰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在食品里面搞鬼、使坏、缺斤短量将受到内心道德谴责。这一点,大家毋庸置疑,如果你不相信,请参览《古兰经》的教条。至于食品操作卫生不卫生,这是因人而异的另一个话题。但是维吾尔商贩在“新疆切糕”里面掺入水银,从而达到商品分量,用来压秤。是不可信的。即使如网络谣言所说的掺入水银,你知道一公斤水银的价格是多少吗?五百多,说明水银价格远远超过“新疆切糕”价格的本身。难道维吾尔商贩都是买椟还珠的傻子? 

或许你不相信,在新疆,任何人卖维吾尔商人的东西,从不担心缺斤少量,只会多,不会少。这是事实。但是,只要操河南口音卖东西的或收破烂的老乡,所有新疆人(也包括新疆当地河南籍)都很堤防。如此堤防,结果还是防不胜防,这又是不争的事实。  

新疆人的计量概念于全国各省又有很大不同。新疆人的斤是1000克。而各省的“斤”则是500克。新疆本地汉族人不懂两的重量单位,更别说维吾尔人会使用两了。因此,您在购买维吾尔人的“新疆切糕”时,如果要一斤(500克),维吾尔商贩则会认为你要一公斤(1000克)。所以,这也是地域理解力而导致的重量误差。 

关于内地“强买强卖”的理解。我认为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交易方式和理解上的误差。这种误差现象不仅在内地有,在新疆本地,维汉两族交易之间也很普遍。而且也经常闹出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究其原因是两族贸易方式的理解不同。在所有维吾尔人眼中,例如一只羊:买家看中了羊后腿,卖家就为他切下来,买家放弃或嫌多等多种原因不买了,那可是万万不行的。维吾尔人则会认为你是愚弄他。卖家即使将这羊腿送给你,也不能被“愚弄”。否则,在维吾尔人心目中,会认为卖家是软弱、无能表现,并在其圈内视为嘲笑对象。因此,他们维吾尔人买卖都遵守这种规则。或许,这就是他们维吾尔买和卖之间的潜规则吧。而汉族人的理解则是:顾客就是上帝。两种意识形态,也就造成两种理解不同。 

中国古代,维吾尔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商,他们奔波于丝绸之路,来返于欧洲、中东、波斯、印巴、中亚等各国之间。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又将世界各地的珍奇异玩通过人畜送到中国内地。繁荣内地。现今的遗存: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芹菜、芝麻、核桃、葡萄、啤酒花、小麦、玉米、汗血宝马等等。这都是胡商在传递着东西方文明的结果。他们很恪守商业规则,至今,在新疆喀什维吾尔人聚居区还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古丝绸交易方式。随着这几十年的经济改革深入,市场经济的活跃,大量的劳务涌入。加速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当地很多经济发达城市的维吾尔这种贸易方式也在慢慢转变。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这种民族传统。而不被大家所不了解。 

当然,我也相信在内地的维吾尔卖“新疆切糕”的老乡,也有强买强卖的现象,但上述发言也属新疆实情。我们为何不用一颗包容的心来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呢?如果大家都能静下心来面对问题,相信这个世界不是万恶的。

 

如下文章是介绍“新疆切糕”的,转自互联网,或许让你了解更多新疆内容.

  
新疆切糕(网上大家是这样称呼)是我们新疆一种很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糕点,切糕存在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它的出现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切糕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大概的制作方法!

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在那个时候,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人长途跋涉下来,就会像达伽玛和麦哲伦远洋船队上的水手那样,是会得坏血病而死的。

当然古人在那个时候不会分析得这么科学,他们完全是本着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制造长途携带食物的。

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做成,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果和果脯。大家都知道玉米面和小麦面在北方是作主食的,而当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用面粉做切糕就理所当然了。

而新疆自古盛产多种水果和干果,比如核桃,花生,葵花籽,葡萄干等等,它们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古人们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了它们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所以把它们加到面粉做的切糕中也就不足为奇,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切糕还必须满足便于携带和保存这一要求。

于是人们在做切糕的时候,在面粉中加入大量的糖,有人要问了,加糖能有什么用?哼哼,糖的用处可大了!首先,它能给切糕调味,其次,大量的高饱和度的糖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再者,蔗糖也是很有营养的食物,特别是在长途旅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况下,糖份能很好很快的补充体力!

大家要知道,在科学很不发达的那个时代,人们只能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去了解各种事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比如神农尝百草这样的故事。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知识,或许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可在当时,说不定是经过许多血和泪的教训才被人们所掌握的呢!

恩,营养丰富,能长期保存不变质,这两个条件已经满足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便于携带呢?这就涉及到制作方法了。

北方人吃面食,都有蒸的习惯,比如馒头包子窝窝头,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蒸切糕这种方法,和面的时候,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干果和果脯,以及大量的蔗糖和红糖,面粉和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可以上蒸锅蒸了,大概的流程和发糕,馒头这些差不多,关键之处在于切糕蒸熟以后,接下来的处理方法。

切糕蒸熟以后,趁热将它放进一个很结实的木槽之中(木槽由几块单独的厚木板围成,用粗麻绳和两头弯的大铁钉固定在一起),再用一块厚木板盖在切糕上面,木板上面再压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块或铁块,总之要够重够分量,当让你要找几个小胖站在上面也无可厚非。就这样切糕慢慢得被压到很紧实,里面很多水分也随着木槽底部的缝隙慢慢流出。

两天之后,移开重物或者小胖们,再撬起铁钉,解开麻绳,取下木板,一块结结实实,香气四溢的切糕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这样制作而成的切糕,密度高,好像压缩饼干,一小块就足以填饱肚子,且营养丰富,不易变质,深受往来客商的欢迎。
有人说里面加了水银才会很重,其实根本就是胡说,大家买个热馒头回去试着自己把它压缩到很小,就知道压缩后的小小的一块面粉分量其实是很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切糕也逐渐演变成了我们新疆特有的一种糕点,逢年过节的时候,传统的新疆人都会做块切糕来款待客人哦!

我承认现在有一些新疆的败类,卖切糕骗人,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新疆切糕绝对是我们新疆的一种美食,来过新疆这边饭店吃过饭的人应该都知道,不知道为啥有的人这么喜欢诽谤少数民族.

我很奇怪的是,切糕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希望天涯的强人能开发下我们新疆的切糕,让大家都能吃到正宗的切糕.

 

链接:http://bbs.news.163.com/bbs/country/249624841.html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