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财经风云 »

美功能性治愈携艾滋病病毒 医药股望爆发

时间:2013年03月07日 ⁄ 分类: 财经风云 评论:0

新华社前晚发布消息称,美国专家宣布,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未见感染。这项进展有助治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也为抗艾概念乃至医药(行情专区)板块带来了一丝曙光。受此影响,昨天抗艾概念引领医药板块大幅飙升。

■盘面抗艾概念助医药股腾飞

美国专家表示,这名婴儿现在被视为“功能性治愈”,也就是说,无需终身用药,其体内的HIV感染已被完全控制。

艾滋病是现代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难题,抗艾事业每一次进步都受到多方关注,这次也不例外。昨天,在抗艾成果的刺激下,抗艾概念个股率先启动,拉动医药板块整体起飞。截至收盘,医药板块大涨3.18%,西南合成(000788,股吧)、宝莱特(300246,股吧)双双涨停,国药一致(000028,股吧)上涨9.28%,抗艾新秀新和成上涨8.98%。

■调查 4公司已经涉足抗艾药

据京华时报记者调查,目前,我国从事抗艾滋病药物研制的上市企业并不多,其中长春高新(000661,股吧)的子公司长春百克药业公司已携手国际著名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下属公司合作研究开发亚洲型艾滋病疫苗,该项目目前处于II期临床研究中。

东北制药(000597,股吧)作为国内最大的原料药基地,其自行开发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齐多夫定”在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药品“克度”是我国第一个获准上市的抗艾药物,公司生产的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药品占国内市场50%以上。

昨天成交量创两年新高的新和成,因曾经投资近5000万建β-胸苷项目(β-胸苷是合成抗艾滋病核心药品齐多夫的原料),成为抗癌概念的龙头。据悉,目前我国生产β-胸苷的厂家屈指可数,只有新和成、星湖科技(600866,股吧)等。

警惕短炒 不宜追高

■提醒

对于昨天市场对医药板块显示出的极大热情,金融界资深分析师马小东认为,“功能性治愈”显示出人类在有效治疗艾滋病上取得的重大进步;但艾滋病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攻关或许还需较长时间,而抗艾概念股受到研发投入、临床周期等因素影响,还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短期内,投资者还需警惕游资对事件的炒作,不宜盲目追高。

西南合成:吸收优质资产,打造更高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601555,股吧)研究员:徐青

年报数据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47.72%;实现营业利润9,495万元,同比增长32.8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313.32%,基本每股收益0.65元。2010年度公司出售寸滩土地使用权收益1.84亿元,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增厚每股收益0.44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影响,则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为8,250万元,较上年增长56.99%。

大新药业并表促主营业务快速增长2010年公司原料药业务、制剂业务、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4%、10%和89%。主营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与大新药业并入报表有较大关系。2010年大新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利润总额1791万元,贡献每股收益约0.04元。

重点产品价格下降拖累综合毛利率降低,制剂药是亮点2010年公司重点产品维生素E、磺胺类原料药、洛伐他汀原料药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拖累公司2010年综合毛利率由2009年的28%下降到24%。正在I期临床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市场前景广阔。

收购优质资产北医医药,产业链向医药流通领域延伸2010年10月公司再度启动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所持有的北京北医医药100%股权,成为西南合成在医药物流及销售业务产业链方向上的重要拓展。北医医药及其子公司叶开泰科技是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重要的医药物流销售平台,2010年实现净利润1,275万元。

成为方正集团医药产业整合平台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正集团。西南合成作为方正集团旗下唯一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是方正集团医药板块的产业整合平台。股东北大医院集团下尚有较多医疗资产和医院资产,未来陆续注入可期。公立医院改制也带来医院资产上市新契机。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为0.31元、0.35元,2月16日14.57元收盘价对应2011年动态市盈率47倍,短期估值偏高,长期由于资产注入基本确定,未来作为产业整合平台的前景广阔,给予“增持”评级。

宝莱特:12年符合预期 13年值得期待

2013-02-27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研究员:姚雯琦

12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告12年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同比增长15.2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15万,同比增长10.01%;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电子器械类产品下半年恢复势头良好。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带动公司下半年电子器械类产品实现复苏,全年分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3%、23%、28%、22%,13年将更值得期待。

监护系列海外销售回暖。公司监护系列产品全年增速约4%,其中海外增速超过10%,国内因为政府招标大幅减少而略有下滑;插件式监护仪增长超过40%。展望13年,由于政府标占销售比重已经降至较低水平,因此国内销售预计环比不会更差;海外市场随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有望获取更高的增速。

代理产品销售良好,新产品完成导入。12年公司代理的麻醉机销售超过1,000万,新产品胎监及高端心电图机也在国内外上市,完成市场导入,13年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将加大。

血透液产品增长良好,13年完善全国布局。公司收购的天津挚信鸿达12年全年血透(粉)液实现销售额约3,4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60%,公司于12年7月开始并表,预计全年并表收入约1,800万元。公司前期收购重庆多泰(目前仅有的三家实现血透机规模销售的国内企业之一),实现在血透机领域的突破;血透系列产品的打造将丰富公司在医院终端的销售手段及盈利方式。

我们坚持“腹透液看服务,血透液看整合”的观点,血透液运输半径的限制使得其具有区域分割的特点,而能完成各区域资源整合的企业将在该领域树立龙头地位。宝莱特12年已完成在华北地区的布局,13年的看点将是东北、华东区域的实质性扩张,以及公司华南和西南自产的初步推进。随着血透液布局的完善,13-14年血透液在公司主业中的比重将显著增加,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维持“推荐”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电子类产品13年销售的持续回暖,以及公司在血透领域的布局与开拓,尤其是血透液的内外兼修对公司业绩带来的积极影响。预测公司12-14年EPS分别为0.51/0.69/0.90元,对应最新股价PE分别为35.1/26.0/19.9X,维持“推荐”评级。

股价催化剂:持续的并购。

风险提示:国际经济形势加速恶化的风险;并购低预期风险。

新和成:维生素业务平稳运行 新材料具有看点

2012-12-16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研究员:项军

投资要点前期,我们调研了新和成,与公司管理层就维生素、香精香料和新材料行业动态以及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VE价格略有下滑,寡头竞争格局短期不改:今年下半年以来VE价格呈现稳中趋降的趋势,根据健康网数据,目前VE厂家报价约在98元左右,而一般而言长单还会有3-5%的折扣,与去年138元的均价有较大差距。从历史经验来看,VE下游的需求比较稳定,主要为饲料、药品/食品添加剂,每年3-5%的速度自然增长。今年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外需有所减弱,同时人民币对于欧元的升值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行业内的整体竞争格局仍未有太大变化,BASF、DSM、浙江医药(600216,股吧)和新和成为主的供应商凭借规模和成本优势依然主导了VE市场,在新增产能方面,目前福建海欣的约1500吨产能有望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但对行业冲击不大,而受到VE价格下跌的影响,其他拟建新产能的厂商对扩产态度也趋于谨慎,预计VE价格有望在100元以下的价格逐步趋稳,保持小幅波动态势。

香精香料外需不振,明年有望恢复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香精香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销售情况低于预期,毛利润率受到新产能投放折旧增加的影响也有所下滑。从行业属性而言,香精香料比维生素行业性波动更加明显,去年行业增长在10%以上,而维生素仅为5%左右。但今年香精香料受到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估计全球销售额下滑了15-20%。我们估计公司三季度香精香料业务的运行状况与上半年大体相同,全年销售额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我们预计未来如果国际需求有所复苏,则公司的香精香料业务仍有望恢复较快增长,成为维生素业务外的有益补充。

新材料项目进展顺利,13年底有望投产:公司近日发布公告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年产6000吨氨基葡萄糖食品添加剂项目”涉及投资变更为“年产5000吨复合聚苯硫醚新材料项目”。聚苯硫醚(PPS)是特种工程塑料的一种,其产需量位居尼龙、聚碳酸酯等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后,有第六大工程塑料之称。其化学性能优良,可广泛用于纺织、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许多行业。近年来,PPS的全球市场需求在8万吨/年以上,且每年的世界平均消费量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我国消费量近年来以年均20-30%的速度递增,目前除四川德阳一家企业外国内尚无其他规模化生产企业。公司目前已完成PPS的中试生产,产品性能稳定,与进口产品具有一定可比性,首期规模化生产计划建设5000吨产能,预计明年下半年或年底有望投产,以目前市场价格计算,PPS将可以保持相当高水平的毛利润率,其盈利能力与VE将不相上下,长期来看有望成为与VE业务比肩的公司新业务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1.35、1.53和1.69元,作为国内重要的原料药/精细化工企业,公司在项目选择、研发中试、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当优势,短期内公司维生素产品虽然价格相对低迷,但仍处于稳定的寡头垄断的格局,为公司的运营和研发提供充裕资金,而从中长期来看香精香料业务和新材料业务的增长则有望推动公司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龙头,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VE价格持续低迷,香精香料、PPS等业务低于预期。

星湖科技:呈味核苷酸价格大幅下跌,拖累公司收益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研究员:彭晓

2011年1-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5亿元,同比减少27.28%;营业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36.3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减少35.03%;摊薄每股收益0.208元。

减持广发证券获大额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1.06亿元,其中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广发证券部分股票产生投资收益1.0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实际仅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9.60万元,实现摊薄每股收益0.008元。

呈味核苷酸价格大幅下跌,拖累公司收益。报告期内,因原材料玉米淀粉价格同比上涨22.5%,而主要产品呈味核苷酸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调味品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9.61%;饲料添加剂实现收入1.92亿元,同比减少13.45%;生化药及其他实现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6.12%。公司调味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1.79个百分点;饲料添加剂毛利率同比下降24.21个百分点;生化药毛利率同比下降12.70个百分点。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18.58个百分点,至20.82%。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8.53个百分点。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出现同比明显下降。

呈味核苷酸市场供求变化堪忧。由于呈味核苷酸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自我国实施反倾销以及2008年打击走私产品以来,国外厂商对国内呈味核苷酸市场影响减小。目前国内生产呈味核苷酸的厂家仅有星湖科技、希杰(聊城)和梅花集团(600873,股吧)3家企业。但由于2010年梅花集团、聊城希杰产能相继扩产,呈味核苷酸市场格局一下从供不应求,变化为供需平衡甚至产能过剩,价格呈现大幅下跌,由2010年初的18万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0万元/吨。呈味核苷酸毛利率出现明显下降。公司呈味核苷酸新增4000吨/年产能于2011年8月建成投产,由于新项目投产较晚,项目收益恐不达预期。

新材料项目是近二年较大看点。2010年1月,公司与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清远市华南铜铝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成立广东星湖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1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正式进入了铝材加工新领域。一期项目年产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包括高精度PS版铝板基2.5万吨,5系列合金板带材2.5万吨),预计将于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年底出产品,将是公司未来较大看点。

向东北战略转移。2010年公司在东北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当地赖氨酸新厂,未来借助东北地区玉米等资源优势,未来公司盈利水平可能得到提高。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24元、0.12元和0.22元,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8倍、76倍和43倍。目前估值已显偏高,下调为“中性”的投资评级。

 

来源:京华时报

目前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