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汉子”的种种逻辑
“女汉子”,通常被用来指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她们被形容为说话单刀直入,缺乏女人味。除了这些基本配备,“女汉子”不服输,在男人眼里常常野心勃勃略带攻击性,而男性也惊奇地发现“女汉子”常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其实,从这些自嘲中不难听出一丝淡淡的得意,因为“女汉子”这个词背后同时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就是女子的独立、能吃苦、不娇柔做作和略有成就。但是仔细留意该词的使用语境你不难发现,女性的这种略有成就被和男性特质连在一起的,在这种语境下,女性的成功被归因为男性特点的放大和部分女性特征的缺失。
优秀的女性政治家经常被视为是“女汉子”的典范,她们被赐予了一个和“女汉子”如出一辙的共同名字——“铁玫瑰”。“铁玫瑰”这个群体往往被形容为冷酷、毫不留情、很难妥协。毫无疑问,她们的成功被归因为“铁”而非“玫瑰”,在该词的语境里,正是因为她们的铁腕和“男性化”的一面与普通女性相区别,才使得她们能够超越普通女性。
长相精致柔弱的范冰冰在将自己戏称为“范爷”、“女汉子”后成功实现了“花瓶”向独立女性的转型,吸引了大批女性粉丝。范冰冰的独立和成功被总结为够“爷们”,这种成功被视为摆脱了某些女性既定的特征、向男性靠近才得以实现。敏锐的市场马上嗅到了现代女性关于独立和成功的需求,范冰冰的摄影师说,转型为“范爷”后,“很多产商找她,要她以‘范爷’的形象做代言”。显然,消费者无论男女都很吃这一套,“范爷”模式也相继被其他女明星效法,大家纷纷宣称自己是“女汉子”,具有男性化特征。
这样的一种表征方式假定了,女性天生是听话柔弱的、需要被保护、不擅于争取利益,而与之相反的世界即是男性的特征,坚强、独立、豪爽、积极进取,由于带上了这些“汉子”——即男性的特征,脆弱的女性得以克服某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固有缺陷,自我保护、独立生活、追求理想。这样一种再现方式,将女性还原为了“他者”,男性确立为主体。人类天然的美好品质、对超越性(超越既定和自我)的追求被固定在了其中一个性别中,只有向这个性别靠近,即不只是女人而要是“女汉子”,才能趋向进步和优秀,而另一个性别则是“可爱的”、“需要被保护”,与超越性没有天然的关系。
男性毫无疑问认同这种表征,女性在经历了长期的受压抑和受束缚后,欣然接受这种不对味的赞同,毕竟,你知道,比起以往的不屑一顾,男性边讽刺边承认女性的成功和具有竞争力是一种进步。于是,“铁玫瑰”、“范爷”们成为了广受追捧的偶像,女性纷纷试图效法,在宣称自己是“女汉子”的语气里,自嘲又带有些微的愉悦和自我认同。
然而这些女性,也被作为了一种教育范本,企图独立和追求理想的代价就是失去“女人味”,得不到男性的爱慕,而具有传统的“美好女性”特质的女性则大受赞扬备受追捧,至于那些做出了惊人业绩的女子,社会对其的颂扬是一种超越性别差异的方式,她们的女性身份被弱化甚至取消了。
由于“女汉子”被归类为了异类,孤立为第三类群体,这些企图实现超越的女性的“他者”地位被进一步深化。当“女汉子”成了一个社会共享的概念和分类的时候,男性天然的超越性和主体地位得以再次确立,将人类的优秀品质固定为男性的独有特质的企图再次被加强。
其实单就“女汉子”的特征讲,这类人群的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对女性定义的超越,只是回归人的本真,做回一个人而已。不撒娇、不太小鸟依人,换灯泡和纯净水自己搞定,用牙齿扯开啤酒盖,都是在运用人体的不同部位实现更好的生存。
然而,正如鱼在水里游很难感受到水,脱离了水才能察觉水的存在一般,语言和话语体系是最难被感觉到的东西。“女汉子”一词的最大推动者恰恰是女性自身,名模李艾在微博上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的话题广受热议,让该词迅速火热起来。你可以说这是女性积极利用这种讽刺的赞誉、变味的认同进一步寻求生存空间,也可以说女性只能用他者的眼光反观自身,或者说这是自我规训的一种表现,这取决于不同的女性个体对该词的解读。
尽管“美好女性”的特质千百年来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时期标准有所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美好女性”的定义者。定义什么样的女人富有吸引力,什么样的女人才是一个典型的女人,是一种将女性确立为他者的绝佳手段。波伏娃说,“女人越是作为人而确立,他者的美好品质就越是要在她们身上消失。但是今日,他者永远存在于所有男人心中。”今天的社会依然到处都是鼓励女性寻找白马王子的故事。
此刻,我脑子里响起了一句熟悉的话,“写这种文章,小心人家说你是女权主义者”。“小心”一词用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