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角落随笔 »

再见,RMVB

时间:2013年01月24日 ⁄ 分类: 角落随笔 评论:3

2013年1月21日,著名字幕组、视频压制组人人影视YYeTs发表公告称,今后将不再提供RMVB格式美剧。人人影视公告如下:

“鉴于RMVB格式的老去,MP4格式的普及,以及设备和软件的支持,在春季播出的新美剧,我们将不再提供RMVB格式,一律使用MP4格式取代之。RMVB技术10年了没有进行改进,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各种需求,感谢大家的支持。MP4在相同容量下会比RMVB更优秀,且播放器和手持设备都支持。”

实际上RMVB封装格式在很早以前就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但是因国内特殊环境下,凭借其在中国网络发展的初期在观众群中建立的好印象支撑到了今天。但是要知道RMVB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6年,距今已经过去了7年,这对于如今技术更新速度最快的IT界来说足以将一个刚刚上市的新产品变成化石了。

 

RM/RMVB,这是中国网民十分熟悉的名词。RMVB是一种视频文件封装格式,RMVB中的VB指VBR,Variable Bit Rate(可改变之比特率),较上一代RM格式画面要清晰了很多,原因是降低了静态画面下的比特率,可以用RealPlayer、暴风影音、QQ影音等播放软件来播放。 (百度百科)

       RealMedia诞生伊始,网络仍处在小水管横生的时代。使用RealMedia编码可以在56Kbps 接入的网络下依然能够流畅观看视频,这在当时简直就是黑科技。RM视频支持流式播放,压缩率高,和小水管是绝配。在RM的加持下,互联网动了起来,便捷的点播方式俘虏了人们的心,网络视频也取代了光碟租借成为人们获取视频的最常见的方式。而RM的改进版RMVB出现后,RealMedia更是一发不可收,可变码率的引进进一步缩减了视频体积,一部4G多的DVD压缩成RMVB后仅为四五百兆,惊人的压缩率对当时主流容量还没到100G的硬盘来说无疑是福音。而且压缩后的RMVB的画质丝毫不比DVD中的MPEG-2的压缩格式差。

但是好景不长,之后再低端网络视频压缩市场上出现了一匹黑马,那就是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广泛采用的FLV/F4V压缩格式。FLV 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随着Flash MX的推出发展而来的视频格式。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等缺点。(百度百科) 不仅如此,FLV能够封装H.264和AAC,优秀的影音质量也足以让RealMedia无颜以对。所幸FLV的特性注定了它只能在网上称王,在砸了RealMedia在网络上的场子后就没有赶尽杀绝了。

虽然这篇文章题目叫《再见,RMVB》,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中国,RMVB绝对是大家的硬盘中躺着的影片采用的最多的压缩格式。在本地播放领域,RM/RMVB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王牌。在寻找资源的时候,很多人看到格式不是RM/RMVB后根本不会去瞟第二眼。RM/RMVB多年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一个体积小、画质高的形象,人们的这种认识也影响到了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能播放RM/RMVB的移动设备在大陆市场遍地开花。然而RMVB格式的这些优势实际上早已过时,已经被后来居上,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如今的RMVB到底有哪些缺点。

1. 编码速度

上文中我提到过,RMVB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6年,当时CPU刚刚进入酷睿时代,不出意外地,RMVB MEDIA并未对多核处理器进行过优化。当你看到你的酷睿I74核8线程CPU的电脑对RMVB进行编码的时候,只有其中的一个线程在疯狂工作,而进度条慢的你想把电脑砸烂。这对于大多数的伸手党来说可能不能算个问题,但是对于广大无偿进行字幕的翻译和压制的字幕组来说,他们已经忍了很久了。

2. 压缩率低。

没错,你没看错,想当年让RMVB叱咤风云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RM/RMVB文件曾以高压缩率赢得人心,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RM/RMVB的压缩率优势早已成往事。使用H.264/X264编码可以轻松在画质持平甚至高于RMVB的情况下,做到比RMVB文件更小的体积,只要压制组愿意,可以轻松作出六七十兆的画质不输甚至更胜百兆RMVB的X264视频。

3. 未开源

RMVB是商业运营的编解码格式,real media 公司对于RMVB的编解码都是要收费的,什么?你从来没付过钱,那是你买的设备的厂商已经为你预付过了,价格已经包含进了你买的产品里。到了现在有了免费的H.264/X264编码,谁还会去管REAL MEDIA

4. 不适合高清视频

在RMVB盛行的年代,那是对于HD视频想都不敢想的,所以RMVB的诞生时并不针对高清视频的播放,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压缩比上。但到了这个FULL HD VIDEO盛行的年代,显然RMVB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节奏,当时RMVB可以将DVD中MPEG-2格式的视频几乎以10比1的比例压缩而不影响画质,但是现在MPEG已经都到MPEG-4了,不管从压缩能力和高清播放能力上都已经超过了REAL VIDEO。

5. 解码困难

因RMVB未开源,加上解码器是收费的,所以后来很多硬件厂商在制作CPU附带DSP及GPU硬解视频的时候,都采用了MPEG-4而抛弃了Real media,这使得我们的手持设备只能软解RMVB视频,简而言之,MPEG-4有专门的硬件协同CPU或者完全自主的对视频解码,但是RMVB格式只能用CPU进行解码,这使得CPU消耗急速上升,发热量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同学用手机看RMVB视频的时候,手机会很烫的原因。

6. 封装问题

RMVB只能封装REAL MEDIA ,这使得在制作视频剪辑的时候遇到很多不便,不像MKV可以对多种格式进行封装。

那么既然RMVB已经被淘汰,那么现在什么格式的视频比较主流且使用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种视频格式,首先我截取一段人人影视页面上所提供的视频格式。

 

这就是人人影视所提供的大部分的视频格式了。虽然看起来很多其实只有三种,一种是MP4,然后就是RMVB,而剩下的实际上都是MKV格式,这么多!!!是的,在当今很多高清视频格式都采用MKV封装,相信喜欢看高清电影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MKV是近年来兴起的多媒体封装格式,功能异常强大。MKV包容万象,可以封装的东西巨多,高品质的H.264/X264视频流和DTS音频流自然不在话下,MKV甚至可以封装RealMedia。MKV可以封装的东西还包括视频的章节信息、字幕等等,你可以把一整张光盘打包成一个MKV文件。

除此以外,MKV是一种开放的架构,大家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这种封装格式。由于没有版权上的风险,所有现在字幕组们都十分喜欢使用MKV封装最终的成品。不过,由于MKV背后没有强大的干爹干妈,缺乏商业的支持让它并没有在各种平台上得到广泛的支持。目前MKV正在向这方面努力,MKV将和硬件制造商展开合作。到现在,不少设备都已经支持MKV播放,尤其是国产的一众便携视频播放器。

在各种方面MKV封装甚至都优于MP4,所以现在网上主流的高清视频封装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但因为一般MKV封装高清视频,它并不适合在手持设备上看,这种格式就是让你用电脑看的。

接下来就是MP4格式视频了,此类格式上面也说过,就是比较适合在手持设备上播放,但是这并不是说MP4不适合播放高清视频,只是因为有了MKV这个神器,所以MP4只能退居到手持设备播放上。

还有就是众多宅男喜闻乐见了AVI,至于为什么在某个领域AVI特别多,那是因为旧式DVD机在将电视上的信号直接转录的时候就是用的AVI,而现在最新型的蓝光DVD则是用MP4格式转录。

事实证明抛弃XP、IE6是要付出代价的。和这些情况不同,抛弃一种视频格式仅需一念之间。抛弃RM/RMVB拥抱新一代的视频格式吧!相信你会得到更震撼的影音享受的。

------------------------------------------------------------华丽丽的分割线--------------------------------------------------------------

日志发表不到一天,短短的一个上午就被分享了近700次,加上部分网友指出文中一些不太严谨和不正确的地方,秉着科研工作者对真理的求知精神,针对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我将在这里对上文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在上文中我提到MPEG-4和MKV,AVI一级RMVB都是视频封装格式,实际上这并不严谨。

MPEG-4是一套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的“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MPEG)制定,第一版在1998年10月通过,第二版在1999年12月通过。MPEG-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于网上流、光盘、语音传送(视频电话),以及电视广播。

MPEG-4包含了MPEG-1及MPEG-2的绝大部份功能及其他格式的长处,并加入及扩充对虚拟现实模型语言(VRML ,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的支持,面向对象的合成文件(包括音效,视频及VRML对象),以及数字版权管理(DRM)及其他交互功能。而MPEG-4比MPEG-2更先进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不再使用宏区块做图像分析,而是以图像上个体为变化记录,因此尽管图像变化速度很快、码率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方块画面。

由于MPEG-4是一个公开的平台,各公司、机构均可以根据MPEG-4标准开发不同的制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MPEG-4技术的视频格式,例如WMV 9、Quick Time、DivX、Xvid等。MPEG-4大部份功能都留待开发者决定采用是否。这意味着整个格式的功能不一定被某个程序所完全函括。因此,这个格式有所谓配置(profile)及级别(level),定义了MPEG-4应用于不同平台时的功能集合。

MPEG-4标准一共分为27个PART,其中

第二部分(ISO/IEC 14496-2):视频:定义了一个对各种视觉信息(包括自然视频、静止纹理、计算机合成图形等等)的编解码器。(例如Xvid编码就属于MPEG-4 Part 2)

第三部分(ISO/IEC 14496-3):音频:定义了一个对各种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编解码器的集合。包括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缩写为AAC)的若干变形和其他一些音频/语音编码工具。

第十部分(ISO/IEC 14496-10):高级视频编码或称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缩写为AVC):定义了一个视频编解码器(codec)。AVC和XviD都属于MPEG-4编码,但由于AVC属于MPEG-4 Part 10,在技术特性上比属于MPEG-4 Part2的XviD要先进。另外,它和ITU-T H.264标准是一致的,故又称为H.264。

第十二部分(ISO/IEC 14496-12):基于ISO的媒体文件格式:定义了一个存储媒体内容的文件格式。

第十四部分(ISO/IEC 14496-14):MPEG-4文件格式:定义了基于第十二部分的用于存储MPEG-4内容的视频文件格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MP4音视频文件)

第十五部分(ISO/IEC 14496-15):AVC文件格式:定义了基于第十二部分的用于存储第十部分的视频内容的文件格式。

上面这些PART中 第二和第十部分说的就是视频编码,例如Xvid 和H.264 。而地十二、十四、十五部分说的就是视频文件格式,虽然同样是文件格式,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封装格式。

那么哪些是视频的封装格式呢?

我们可以认为构成一段视频的诸多元素,如视频,音频,字幕等是材料,而把这些全部炒成一盘菜然后用盘子乘起来,而那个盘子就是视频封装。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视频封装格式有,AVI,TS和PS,MOV,MKV等。

AVI是微软1992年推出用于对抗苹果Quicktime的技术,尽管国际学术界公认AVI已经属于被淘汰的技术,但是由于windows的通用性,和简单易懂的开发API,还在被广泛使用。AVI的文件结构、分为头部, 主体和索引三部分. 主体中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是交互存放的。从尾部的索引可以索引跳到自己想放的位置。

AVI本身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框架,内部的图像数据和声音顺据格式可以是任意的编码形式。因为索引放在了文件尾部,所以在播internet流媒体时已属力不从心。很简单的例子,从网络上下载的片子,如果没有下载完成,是很难正常播放出来。另外一个问题是AVI对高码率VBR音频文件支持不好。

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RMVB中的VB就是指这个),就是动态比特率,可以根据当前的需要定义不同的比特率,避免了浪费,并且提高了利用率。随之问题也就来了,因为容器里的图像和声音是分开的,所以播放时需要一个图像和声音的同步过程,如果CBR音轨的话因为码率是定值,同步不成为问题,可是VBR音轨是不断的在变换,而AVI没有时间戳去让VBR音轨和图像同步,这样就会产生图像声音不同步的问题。后来VirtualDub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扩充了AVI对VBR音频的兼容,但是在高码率时会产生丢失数据的问题,从而导致有损音效,这一点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法。并且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对TrueHD, DTS-HD等音效更是完全不能支持。

因为HDDVD(TOSHIBA&NEC&SANYO)以及BD(SONY&Panasonic)之争,尽管两家在编码上都统一采用MPEG2/VC-1/H.264,可在封装格式上又有所分岐。DVD论坛官方所认可的HDDVD使用的是PS封装,即Program Stream(程序流),这和之前DVD所采用的MPEG2 Program Stream封装是一样的,PS流的后缀名是VOB以及EVO等。而BD在没有DVD论坛官方认证的情况下,自然不是PS封装,而是使用了MPEG2的另一封装TS封装,即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TS流的后缀名为TS。它们都是MPEG2系统部分的两个不同的语法结构,而在现在仅仅在作为封装使用。TS流对于PS流来说更易传输,不过由于其性质,也更易出错,所以在以前一般存储方面都是使用PS流,当然现在随着容错/纠错技术的提高,TS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现在网上大多流传以TS封装的HDTV remux版,PS封装只能在HDDVD原版才看到,所以我们来着重分析一下TS封装格式。

电视节目是你任何时候打开电视机都能解码(收看)的,所以,MPEG2-TS格式的特点就是要求从视频流的任一片段开始都是可以独立解码的。从结构上来说,TS是由头文件和主体所组成的,扩充过的TS流还包括时间戳。这样不管是什么格式的VBR音轨,都很容易通过时间戳来同步图像。当然,对新的声音格式来说,需要新的分离器,解码器来实现解码。目前在不断改进开发中。Remux的意思是无损的提取出HD-DVD 和 BluRay-DVD里面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封装到我们熟悉的TS或者AVI文件中。所以卤煮在第一时间下一些例如奥运会开幕式高清版本,或者红白歌会高清版本的时候,往往视频封装就采用了TS格式,一般的播放器播放会出问题(例如没有声音),需要下载完美解码才能解决问题。

TS不像AVI,从诞生那天起,就考虑到了网络播放,所以很快成为了世界标准并广泛应用于电视台数字播放,手机等各个领域。

不少HDRIP使用的封装格式一般是AVI,MKV和MOV。MOV是Quicktime封装,就是苹果公司所推行的一种视频封装格式,这一封装和AVI几乎是同一时代的,缺陷也不少,现在很少有人使用,但诸多苹果的手持设备和移动设备默认支持此格式视频,其实挺流氓的。

MKV是Matroska的简称,它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比较常见的搭配是X264+MKV。MKV封装十分新颖,而且也非常开放,它对比AVI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可变帧率:这需要编码的配合,试想一下在回放变化比较慢(比如说静物)时以比较低的FPS来代替,可以节省不少资源。

2:错误检测以及修复:这无疑提供了纠错和容错性,在网络传输的今天尤为需要。

3:软字幕:经常看DVDrip以及HDrip的朋友了解到,字幕一般都是以其它文件形式存在,在MKV里它可以内嵌在封装里,但不会和视频混淆,也可以多字幕随意选择。这样在传输保存时比较方便。

4:流式传输:这和TS流的原因基本一致,通过时间戳来管理视频以及音频的同步问题,做到即下即看。

5:菜单:交互式的操作使得MKV更加人性化。

6:强大的兼容性:MKV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容纳多种不同类型编码的视频、音频及字幕流,即使是非常封闭的RealMedia及QuickTime也被它包括进去了,堪称万能的媒体容器。

7:开放性和跨平台性:Matroska使用的是一种开放的架构,拥有众多的先进特性,并且能跨平台使用。

不过Matroska相对于以上我们介绍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深厚的背景可以依托,这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商业领域里有所作为。不过从DVDrip里我们看到并非标准才是唯一,真正先进的技术在标准化商业化的道路上碰到很多非技术壁垒,而在网上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所以MKV可以网上快速流行起来。

不过MKV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分离器方面比较好的仅有HAALI分离器,再加上民间标准的缘故,我们很难在PC以外的地方见到它的存在。

此外还有上文已经提到过的RMVB和FLV,以及MP4(主要用于MEEG-4的封装)3GP,还有虽然很少人还在用,但是WMV(MS)也是视频封装格式。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格式以及规范呢?

其实不然,试想一下,有的菜,例如排骨,比较大,碗放不下,得换锅。有的饭比较烫,也不能放在塑料的容器里,当然个人喜好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容器的选择,基本在于,其对视频/音频兼容性,以及适合范围。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很多人(包括卤煮)一直把封装格式当成前面介绍的视频编码,而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文件是由音频和视频2部分组成的。H264、Xvid等就是视频编码格式,MP3、AAC等就是音频编码格式。字幕文件只是其中附带部分。 
把视频编码和音频编码打包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文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便是所谓的封装方式,不同的封装方式有不同的后缀。由于有些封装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可以把各种不同的音视频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因此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虽然文件的后缀是相同的,但有些可以正常播放,而有些不能播放,毕竟任何一种播放软件都不是万能的。部分先进的封装方式还可以同时封装多个音频编码文件,甚至同时封装进字幕文件,如MKV封装方式。MKV文件可以做到一个文件包括多种语种发音,多语字幕以适合不同的人观看。

 

 

来源:http://blog.renren.com/share/432535883/15192681174

目前有 3 条评论
avatar
CAD2012下载 2013-01-25 22:14回复
我喜欢你这个字体,看起来有精神。
avatar
动力火柴 2014-03-16 11:51 / 回复
@CAD2012下载:好像是微软雅黑 的确很漂亮
avatar
山寨吧 2014-03-16 17:45 / 回复
@动力火柴:是雅黑